中国纺织业如何推动与东盟合作新发展?

中国纺织业如何推动与东盟合作新发展?

2019-12-11 11:17:57 4976

近年来,中国与东盟在纺织服装领域的贸易投资合作发展迅速。中国-东盟纺织服装产业合作互补性强。中国是世界上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国,产业链完整,纺织产业门类齐全,加工水平高,技术先进,性价比高,能够满足东盟纺织服装企业的需求。纺织服装业是越南、印度尼西亚、柬埔寨、缅甸、泰国等东盟重要的制造业之一,具有劳动力成本、棉花价格、关税优惠和吸引外资优惠政策等优势。近年来,中国许多纺织服装企业在东盟投资建厂,促进了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发展。

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积极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。也是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和地区促进产业发展、创造国民财富、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民生产业。东盟是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要伙伴。这也是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。

越南被公认为世界第三大服装出口国,纺织品是越南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。2018,越南纺织业出口约362亿美元,进口原料和辅料达236亿美元,其中进口纺织品128亿美元,各类纺织辅料54亿7000万美元,棉花30亿美元,24亿1900万美元。纺织纱线。今年前9个月,越南纺织服装出口248亿美元,增长10.4%。2019年以来,受国内纺织产量扩大、外资增加以及cptpp和越南-欧盟自由贸易协定等机遇推动,越南棉花进口量预计将达760万包。预计2019年纺织服装出口额将达到400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4-15%。过去,服装和纺织业在出口市场上竞争激烈,甚至被认为是90年代的朝阳产业,自2005年世贸组织取消纺织品配额以来,菲律宾服装和纺织业的出口业绩出现下滑。国内服装纺织行业的企业也经历了停产、裁员、大裁员等困难。

中国与东盟企业在纺织服装业有很大的互补合作空间和商机,特别是中国企业可以在东盟设立工厂,生产并向第三方市场销售产品。百兴集团作为东南亚企业的服务提供商,致力于东南亚本土企业的注册、报税和投资对接。你可以咨询百信集团。

寻求当地企业合作,加强行业商会和协会对接。进一步了解东盟的产业信息,寻找东盟的合作伙伴;

了解中国在东盟建立纺织服装企业产业园,推动整个产业链走出去,发展配套设施;在纺织原料、辅料、机械、染料、助剂等领域与当地企业进行贸易投资合作;中国纺织产业种类齐全,设备先进,价格高,维护成本低,易被东盟企业接受。中国企业的纺织服装机械设备企业进入东盟,合作发展机械设备更新换代,协助东盟提高生产效率。近日,中国与湄公河五国纺织服装业贸易投资合作报告提到,纺织服装业是澜沧江-湄公河共同的支柱产业,也是六国促进贸易的重要切入点和增长点,投资互动,建立能力合作体系。澜沧江-湄公河合作(以下简称澜沧江-湄公河合作)是由中国、柬埔寨、老挝、缅甸、泰国和越南共同发起和构建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。根据六国政府确定的“3+5+X合作框架”,能力合作是澜沧江-湄公河六国合作发展的优先领域。2010年,中国-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。过渡期结束后,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缅甸对华出口的大部分商品关税降至零,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湄公河五大纺织产业链的贸易与合作。随着产业链合作的日益紧密和贸易的积极发展,湄公河五国在中国纺织业出口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由于中国-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邻近性和优惠关税条件,五个湄公河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重要的进口来源之一。
纱线是中国从湄公河五国进口的重要的纺织服装产品。2018年,进口额达到24.7亿美元,占中国从湄公河五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46.2%,占中国从世界纱线进口总额的30.4%。棉纱进口21.8亿美元,占湄公河五国棉纱进口总额的88.2%,占世界棉纱进口总额的37.3%。越南是湄公河五国中大的纱线进口国,也是中国大的纱线进口国。一些纱线是中国企业的产品,这些企业返回中国进行进一步加工。2018年,中国从越南进口纱线23.5亿美元,占湄公河五国进口总额的95.1%,越南棉纱占湄公河五国进口总额的98.3%。

中国从湄公河五国进口的另一大类产品。2018年,进口额21.5亿美元,占中国从湄公河五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40.2%。针织服装的进口略多于机织服装。

越南是湄公河五国中大的进口来源国,也是中国大的服装进口来源国。2018年,进口额达到14.7亿美元,占湄公河五国服装进口额的68.2%。柬埔寨和泰国的服装进口额分别达到4亿美元和2.3亿美元,占中国从湄公河五国服装进口额的18.1%和10.7%。

++服装也是中国从澜沧江-湄公河进口的增长快的产品。受国际品牌采购布局调整的影响,澜沧江-湄公河生产的服装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内需市场。2018年,中国从湄公河五国服装进口比2015年增长93%,年均增长24.5%,比同期中国全球服装进口增长18.1个百分点。柬埔寨、越南和老挝服装进口年均增长率均在20%以上,分别达到26.2%、25.8%和21%。2019年上半年,中国从湄公河五国进口服装10.4亿美元,同比增长16.1%,比同期中国服装进口总额增速高13.9个百分点。当前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反映了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已形成“中国纺织面料供应——湄公河五国服装加工”的产业链;越南生产的纱线产品中,相当一部分也进入中国进行后期的织造、染整,成为中国纺织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供应;湄公河五国生产的部分服装产品也进入了中国国内市场,为中国居民提供了更多高质量、低成本的消费选择。近年来,中国纺织装备制造业与湄公河五国纺织业的合作日益密切。未来,随着湄公河五国纺织产业链向精细化、深加工环节发展,与中国纺织业的合作空间将更加多元化。